購屋、裝潢紀錄

[買房]終於定案了!

說起我們看房的過程,其實在2018年就開始了,只是當時並沒有很迫切的需求,而且手邊資金也還不是很足夠,所以就想說再緩緩,等不得不的時候再來看房。(那時覺得不就是看房子嘛,喜歡就買了有甚麼問題,事實證明真的是好傻好天真啊QQ)

2020年三月,我們去看了家附近的一個預售建案(以下稱A),當時已經接近完工,預計年底交屋。當時看了沒有很想買,所以就擱著,一直到六月,去看了A的三房格局,在我們預算內,本來已經要談了,後來我覺得採光還是沒有很好(跟另一個建案B比起來),所以還是想買B,也去B建案再看過也問了價格,當時價格超出我們預算,勳爺想說等過陣子手頭資金多一點再來談,於是又擱著了……

一直到一月初某天,我們載孩子出門,經過B建案,因為我都會抬頭看一下,這一下就發現燈光竟然是亮著的!勳爺還說應該是代銷去帶看吧。我說哪有那麼剛好。回家後我馬上打電話去問,果然,原先想要的那間已經賣出了,而那一間正是那個格局的最後一間,也就是說我們必須重新再找過房了。(晴天霹靂啊QQ)

後來看了B建案的另一個格局,也就是前篇提到本來要買的二樓,但是幾經波折之後,最後還是捨棄了B建案。

至此,我們附近沒有新建案,我們只能往中古屋去找了。(至於為什麼不再回頭看A建案,這又是一個LONG LONG STORY了……)

於是從一月中起,我們便開始看各個中古屋建案。勳爺不考慮十年以上屋齡的,所以我們的選擇相對又少了。而附近有釋出、符合我們預算、我們也覺得還可以接受的,就剩下兩個建案。C建案,位置稍偏一點,但是優點是格局很方正,有四房,且每間房跟雙衛浴都有對外窗,整個感覺很棒!D建案,離國小很近,就在旁邊一點的巷子裡,走路不用五分鐘,國小旁邊就有公車站牌,地點、生活機能都很好,但是格局我覺得非常差,因為是長形的,所以走廊佔掉很大部分之外,由於D是小社區,所以必須自己追垃圾車,同時停車格是在一樓,停好車必須先走到外面再進大廳(如果下大雨……我無法接受),還有一個我非常不能接受的——用的是桶裝瓦斯。我超討厭洗澡洗到一半沒熱水的。所以掙扎很久,最後還是忍痛放棄D建案。

當時C建案有三個樓層在出售,其中一樓屋況太差(壁癌很嚴重,而且不是只有浴室接觸到水的那面,是迎風面的主臥牆上也有),就不考慮了(感謝我哥還特地請了技師來幫我們看,判斷是否好處理)。另外兩樓都有裝潢,裝潢也不是完全符合我們的需求,都需要稍微修改。我們先下其中一樓要約,但是仲介那邊傳回來的訊息都是屋主覺得太低,希望我們再加價。但是勳爺覺得,C建案對他來說,地點不是很好,生活機能也不夠便利,唯一吸引他的就是格局跟空間大,所以他不願意再加價,要約到期後,我們便改請另一樓層的仲介幫忙談價,但是因為這樓的屋況更好,所以屋主價格更難談。這期間下過要約的仲介還是持續告訴我們有在幫我們跟屋主談。只是我們都覺得希望不大,也不太抱期望了。

到這裡,其實真的覺得很累,也不得不佩服網路上看到許多網友說看過上百間或更多房子才買到理想中房子的,原本以為我們需求很簡單,應該不難找,殊不知價格才是最現實的問題!

後來我想想還是試探性的問勳爺,要不然再去問問A建案?這次我們先在A建案的平面圖上鎖定幾個覺得還不錯可以符合我們裝潢要求的格局,討論好之後去了A建案,直接跟經理說我們要看哪個戶型。

本來這次還要看低樓層的,但是在我記憶中A建案我們想要的格局(就是之前看過的)採光真的不是很好,我想說可能我去那天是陰天有差,所以想說再看一次好了。

兩個格局,低樓層都看一次,有前陽台的格局果然採光還是差些;沒前陽台的採光比較好,但是低樓層剛好對到旁邊透天厝,景觀被擋住了……勳爺立馬說看高樓層。這一看真是滿意,採光、格局都符合我們要求(不能說格局好,因為他有開門見廁的問題,但是客餐廳整個是連著的,很符合我們要做中島的規劃),於是勳爺決定要高樓層的。

說來好笑,我在看房子時,都會去看樓層跟我們生肖的對應關係,本來這次去A建案時已經想好就看對我們兩夫妻都好的那幾個樓層,結果偏偏喜歡的格局沒有那幾個樓層了,於是我覺得,生肖樓層什麼的,有什麼要緊呢(欸是這樣嗎,也轉太快了)

談價的任務是勳爺負責,他跟經理拉扯很久,後來經理說不然送送看,本來到這裡我還有點猶豫,勳爺提醒我說,不要到時候像B建案的三+一房一樣有遺憾,於是我也決定不再猶豫了,就送吧!

而也是這次第三次去看A建案,我才發現我跟勳爺真的不適合看預售屋。因為之前我們去看時,公設都還沒完成,其實沒什麼感覺,這次去已經都完工了,整體規模都出來了,我們看了真的覺得很滿意,所以也才那麼快速當天看當天就下訂簽約了。

所以,兜兜轉轉一圈,我們又回到A建案了,而且真的買下去了!難道這就是人家說的,房子會自己找主人、房子跟你有緣的話,時候到了就會出現?

緣,果然妙不可言啊!(什麼爛結論)

發佈留言